新型便利店悄然兴起,24小时服务“现在就要”的年轻人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5-05-20 05:53

夜静更阑的北京街头,不临街的偏僻角落里,一些小店依然灯火通明。

掩藏在灯光背后的,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新型便利店。这些便利店不仅24小时提供休闲零食、酒水饮料,甚至还可以找到望远镜、储奶器等生活用品,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、个性化的消费需求。

年轻人要求快、需求急、即需即买成为流行的消费趋势,催生了通过线上下单、线下极速履约的即时零售模式,而这些的新型便利店,让“现在就要”成为现实,受到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追捧。

新型便利店的快速发展,是中国实体零售演变进化的产物,也是便利店行业效率不断提升的表现。

“现在就要”的年轻人

第一次接触到即时零售,就让琪琪直呼“爱了”。

她周末和朋友在家中聚餐,饭菜准备完毕,正要开瓶红酒小酌两杯时,却发现平时就在手边的开瓶器怎么也找不到了。经朋友提醒,琪琪拿起手机在便利店下了单,20多分钟后骑手送上家门,一群朋友开始酣畅尽欢……

“晚上看球赛,用外卖点一包瓜子配冰啤酒,再来一盒果切,这才是球迷的神仙日子!”足球迷小凯习惯了夜晚在便利店的外卖订单里“找生活”。

商务部《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》显示,60%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,95后年轻人是夜间经济的主力人群。此外,埃森哲发布的《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》报告显示,95后人群更加注重配送速度,超过50%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甚至半天就能收货,7%的消费者希望能在下单后2小时收到商品。

像琪琪、小凯一样的95后,早已成为外卖餐饮的主力军,随着即时零售的逐渐普及,他们又将外卖订单上的商品变得更丰富。而夜间的消费习惯,不仅反映出年轻人日益多元且个性化的爱好,更是他们对生活的追求。

95后的小慧曾经在一次旅途中突然发现忘带卸妆油,通过外卖在便利店下单,骑手十几分钟就把卸妆油送上了门。此后,她再也不用担心卸妆液、洁面巾、化妆棉等临时告罄,生活用品随用随买不再囤货。

如今,即时零售的商品种类进一步扩张,对年轻人来说,"30 分钟万物到家"的即时零售变得更香了,"外卖点一切"成为消费新趋势。

敏锐嗅觉商家发现新商机

在年轻人口中,这种“现在就要”的选择,是"消费体验的升级"。新需求的驱动下,有着敏锐嗅觉的商家,早已开始了填补市场空白的自主尝试。

新型便利店品牌海豚购,成为最早的市场探索者。海豚购成立于2019年,仅用3年时间就将业务扩展至成都、北京、杭州等城市。

“海豚购最初的定位,就是要满足年轻人日常的即时需求。”海豚购创始人程成介绍,年轻人计划性消费越来越弱,即时性消费不断增强,海豚购的核心客群就是这些年轻人,核心的消费场景是晚上8点到凌晨2点。而这样的消费需求,是传统便利店和超市无法满足的。

图片

佳美乐购实体门店的店员们,忙碌着为外卖订单备货打包

在创立海豚购之前,程成调研了多种模式的便利店,但他发现线上线下的需求场景、人群差异明显。他发现,线下社区便利店主要服务于周围500米的居民,但对于下班晚的年轻人来说,晚上加班后回家想买一些生活用品或者周末出去野餐的用品,“社区便利店从时间和空间上,无法完全满足线上场景的需求,这些新场景催生出了一些新业态。”

专做新型便利店的,还有一些“零售二代”们。佳美乐购创始人王东的父母2005年到北京开线下社区便利店,高峰时曾带动家中亲戚开出10家线下门店。

随着线下竞争加剧,2017年王东尝试把自家门店上线外卖业务。花了两年多时间,自家便利店也实现了月销破万。

正是在那时候,王东决定创业做以外卖订单为主的便利店,也就是他后来创立的佳美乐购,这种24小时营业的新型便利店,开业第一个月销量就实现了破万单。如今,家美乐购已经在北京开出了20多家门店。

熊本便利店创始人李杰也有相似的经历,带着传统便利店的经营经验,探索转型开设专注于外卖的新型便利店。

“便利店最核心的优势,就在于‘便利’二字。”李杰说,“顾客想买的,我们店里都有”“什么时候想买,都能找到我们下单”,就是最大的便利。

相较于传统的便利店,新型便利店具有坪效高、周转快、按需选品、营业时间长的特点。例如,在同样的面积下,24小时在线的熊本便利店,能够陈列的商品品类更加丰富,草莓水果、口红散粉、电热毯、泳衣……不管顾客需要什么,店里都能够满足。

便利店业态不断迭代,织就供给新网络

“便利店做外卖,是对线下客流的补充。”海豚购创始人程成认为,随着即时消费需求的日益精细化,平台上更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,一定会有新形态和新商品去匹配新需求。

消费者需要更快、更好体验的趋势是不可逆的。而这些顺应市场需求而生的实体新业态,成为本地零售供给的重要补充,丰富了用户选择、提升了生活便利体验,也激活了城市沉睡的商业设施。

当前,新型便利店的参与者众多,既有互联网企业顺应行业趋势、助力实体零售数字化运营的创新形态,比如京东便利店、美团闪电仓等,也有早早抓住商机的本土独立创业品牌。

这类新型便利店的特征,都是通过24小时营业、专注于服务外卖订单用户,成为线下零售实体的补充,以更细致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类消费需求。

图片

外卖骑手到新型便利店取单,这类门店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类需求

以加入美团闪电仓的便利店为例,这类新型便利店即主要服务外卖用户,24小时营业。由于依托外卖的即时配送,便利店的覆盖半径可从原本的附近1公里拓展到5公里,同时,这类门店选址一般不临街,因此租金和装修成本只占传统门店的一半,但经营效率却更高。

美团闪购相关负责人曾表示,闪电仓模式的新型便利店通过上线外卖,能够满足用户的全时段到家需求,因此,美团希望通过更多数字化和科技能力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、提高经营效率,更快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。

“新型便利店是中国实体零售演变进化的产物,也是中国消费新业态的标志之一,将进一步丰富城市零售业态,带动消费复苏增长。”行业分析人士指出,从京东的“百万便利店计划”,再到美团“闪电仓”,零售业态不断迭代的背后,都是为了解决旧零售供给与新需求的错配问题,也是即时配送网络、智能调度系统等不断完善,以及新型消费的不断发展、行业效率持续提升的结果。

上述人士表示,新型便利店是对传统零售的有益补充,而非替代关系。未来,像新型便利店这样的业态,将和其他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的本地终端一起,织就一张“隐形”的城市供给新网络。

首页
评论
分享
Top